发布日期:2025-05-14 来源:中科蓝海(天津)科技有限公司
一张化合物的质谱包含着有关化合物的丰富信息,大多数情况下,仅依靠质谱就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、分子式和分子结构。而且质谱分析的样品用量极微,因此,质谱法是进行有机物鉴定的有力工具,学习一些质谱解析方面的知识,在目前仍然是有必要的。接下来就利用具体的例子来解析质谱图。
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就是化合物的分子量。因此,在解析质谱时首先要确定分子离子峰,通常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方法如下:
(1)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中质量数最大的峰,它应处在质谱的最右端。
(2)分子离子峰应具有合理的质量丢失。即在比分子离子小 4-14 及 20-25 个质量单位处,不应有离子峰出现。否则,所判断的质量数最大的峰就不是分子离子峰。因为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不可能失去 4-14 个氢而不断链。如果断链,失去的最小碎片应为 CH3,它的质量是 15 个质量单位,同样,也不可能失去 20-25 个质量单位。
(3)分子离子应为奇电子离子,它的质量数应符合氮规则。所谓氮规则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奇数个氮时,其分子量应为奇数。含有偶数(包括 0)个氮时,其分子量应为偶数。这是因为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中,具有奇数价的原子具有奇数质量,具有偶数价的原子具有偶数质量,因此,形成分子之后,分子量一定是偶数。而氮则例外,氮有奇数价而具有偶数质量,因此,分子中含有奇数个氮,其分子量是奇数,含有偶数个氮,其分子量一定是偶数。
如果某离子峰完全符合上述三项判断原则,那么这个离子峰可能是分子离子峰;如果三项原则中有一项不符合,这个离子峰就肯定不是分子离子峰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,有些化合物容易出现 M-1 峰或 M+1 峰,另外,在分子离子很弱时,容易和噪声峰相混,所以,在判断分子离子峰时要综合考虑样品来源、性质等其他因素。
如果判断没有分子离子峰或分子离子峰不能确定,则需要采取软电离方式,如化学电离源、场解吸源及电喷雾电离源等。要根据样品特点选用合适的离子源。软电离方式得到的往往是准分子离子,然后由准分子离子推断出真正的分子量。
利用一般的 El 质谱很难确定分子式。在早期,曾经有人利用分子离子峰的同位素峰来确定分子组成式。有机化合物分子都是由 C、H、O、N 等元素组成的,这些元素大多具有同位素,由于同位素的贡献,质谱中除了有质量为 M 的分子离子峰外,还有质量为 M+1、M+2 的同位素峰。
由于不同分子的元素组成不同,不同化合物的同位素丰度也不同,贝农(Beynon)将各种化合物(包括 C、H、O、N 的各种组合)的 M、M+1、M+2 的强度值编成质量与丰度表,如果知道了化合物的分子量和 M、M+1、M+2 的强度比,即可查表确定分子式。
例如,某化合物分子量 M=150(丰度 100%), M+1 的丰度为 9.9%,M+2 的丰度为 0.88%,求化合物的分子式。根据 Beynon 表可知,M=150 化合物有 29 个,其中与所给数据相符的为 C9H10O2。这种确定分子式的方法要求同位素峰的测定十分准确。而且只适用于分子量较小,分子离子峰较强的化合物,如果是这样的质谱图,利用计算机进行库检索得到的结果一般都比较好,不需再计算同位素峰和查表。因此,这种查表的方法已经不再使用。
利用高分辨质谱仪可以提供分子组成式。因为碳、氢、氧、氮的原子量分别为 12.000000、1.007825、15.994914、14.003074,如果能精确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,可以由计算机轻而易举地计算出所含不同元素的个数。目前傅里叶变换质谱仪、双聚焦质谱仪、飞行时间质谱仪等都能给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。
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知道,化合物分子电离生成的离子质量与强度,与该化合物分子的本身结构有密切关系。也就是说,化合物的质谱带有很强的结构信息,通过对化合物质谱的解析,可以得到化合物的结构。
一张化合物的质谱图包含有很多的信息,根据使用者的要求,可以用来确定分子量、验证某种结构、确认某元素的存在,也可以用来对完全未知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。对于不同的情况解析方法和侧重点不同。质谱图一般的解析步骤如下:
(1)由质谱的高质量端确定分子离子峰,求出分子量,初步判断化合物类型及是否含有 CI、Br、S 等元素。
(2)根据分子离子峰的高分辨数据,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式。
(3)由组成式计算化合物的不饱和度,即确定化合物中环和双键的数目。计算方法为:
例如,苯的不饱和度
不饱和度表示有机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,计算不饱和度有助于判断化合物的结构。
(4)研究高质量端离子峰。质谱高质量端离子峰是由分子离子失去碎片形成的。从分子离子失去的碎片,可以确定化合物中含有哪些取代基。常见的离子失去碎片的情况有:
(5)研究低质量端离子峰,寻找不同化合物断裂后生成的特征离子和特征离子系列。例如,正构烷烃的特征离子系列为 m/z 15、29、43、57、71 等,烷基苯的特征离子系列为 m/z 91、77、65、39 等。根据特征离子系列可以推测化合物类型。
(6)通过上述各方面的研究,提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。再根据化合物的分子量、分子式、样品来源、物理化学性质等,提出一种或几种最可能的结构。必要时,可根据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数据得出最后结果。
(7)验证所得结果。验证的方法有:将所得结构式按质谱断裂规律分解,看所得离子和所给未知物谱图是否一致;查该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,看是否与未知谱图相同;寻找标样,做标样的质谱图,与未知物谱图比较等各种方法。
例 1:试判断质谱图 1、图 2 分别是 2-戊酮还是 3-戊酮的质谱图。写出谱图中主要离子的形成过程。
图 1. 未知物质谱图
图 2. 未知物质谱图
解:由图 1 可知,m/z 57 和 m/z 29 很强,且丰度近似。m/z 86 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比附近最大的碎片离子 m/z 57 大 29u,该质量差属合理丢失,且与碎片结构 C2H5 相符合。据此可判断图 1 是 3-戊酮的质谱,m/z 57 由 α 断裂产生,m/z 29 由 i 断裂产生。图 2 是 2-戊酮的质谱,图中的基峰为 m/z 43,其它离子的丰度都很低,这是 2-戊酮进行 α 断裂和 i 断裂所产生的两种离子质量相同的结果。
例 2:知物质谱图见图 3,红外光谱显示该未知物在 1150-1070cm-1 有强吸收,试确定其结构。
图 3. 未知物质谱图
解:从质谱图可得知以下结构信息:
(1)m/z 88 为分子离子峰;
(2)m/z 88 与 m/z 59 质量差为 29u,为合理丢失,且丢失的片断可能为 C2H5 或 CHO;
(3)谱图中有 m/z 29,m/z 43 离子峰,说明可能存在乙基、正丙基或异丙基;
(4)基峰 m/z 31 为醇或醚的特征离子峰,表明化合物可能是醇或醚。
由于 IR 谱在 1740-1720cm-1 和 3640-3620cm-1 无吸收,可否定化合物为醛和醇。因为醚的 m/z 31 峰可通过以下重排反应产生。
据此反应及其他质谱信息,推测未知物可能的结构为
质谱中主要离子的产生过程:
例 3:由元素分析测得某化合物的组成式为 C8H8O2,其质谱图见图 4,确定化合物结构式。
图 4. C8H8O2 质谱图
该化合物分子量 M=136。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
U=8-8/2+0/2+1=5。由于不饱和度为 5,而且质谱中存在 m/z 77、39、51 等峰,可以推断该化合物中含有苯环。
高质量端质谱峰 m/z 105 是 m/z 136 失去质量为 31 的碎片(-CH2OH 或 -OCH3)产生的,m/z 77(苯基)是 m/z 105 失去质量为 28 的碎片(-CO 或 -C2H4)产生的。因为质谱中没有 m/z 91 离子,所以 m/z 77 对应的是 105 失去 CO,而不是 105 失去 C2H4。由此,推断化合物的结构为:
两种化合物各自的标准谱图见图 5 和图 6。
图 5. 1-苯基-2-羟基乙酮标准质谱图
图 6. 苯甲酸甲酯标准质谱图
例 4:某未知物质谱图如图 7,试确定其结构。
图 7. 未知物质谱图
由质谱图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量 M=154。m/z 156 是 m/z 154 的同位素峰。由 m/z 154 和 m/z 156 之比约为 3:1,可以推测化合物中含有一个 Cl 原子。
m/z 154 失去 15 个质量单位(CH3)得 m/z 139 离子。m/z 139 失去 28 个质量单位(CO,C2H4)得 m/z 111 离子。m/z 77、m/z 76、m/z 51 是苯环的特征离子。m/z 43 可能是 -C3H7 或 -COCH3 生成的离子。由以上分析可知,该化合物存在的结构单元可能有:
根据质谱图及化学上的合理性,提出未知物的可能结构为:
上述三种结构中,如果是(b),则质谱中必然有很强的 m/z 125 离子,这与所给谱图不符;如果是(c),根据一般规律,该化合物也应该有 m/z 125 离子,尽管离子强度较低,所以,是这种结构的可能性较小;如果是(a),其断裂情况与谱图完全一致。
如果只依靠质谱图的解释,可能给出(a)和(c)两种结构式。然后用下面的方法进一步判断:
(1)查(a)和(c)的标准质谱图(图 8、图 9),看哪个与未知谱图相同。
(2)利用标样做质谱图,看哪个谱图与未知物谱图相同。
(3)利用 MS-MS 联用技术,确定离子间的相互关系,进一步分析谱图,最后确定未知物结构。
图 8. 1-(4-氯苯基)-乙酮
图 9. 1-氯-4-异丙基苯
“质谱”是质量谱,大部分实验不能仅仅使用质谱,而是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以下简称 GC-MS)。简单说,复杂混合物通过气相色谱后被分离成相对简单的组分,每个组分分别被离子化带上电荷,由于质量不同而在质谱检测器上呈现出不同的质量/电荷比。由于离子化的过程中一些的化学键可能发生断裂,因此不同的化学结构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质谱图,通过比对,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检测。